找到相关内容95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来自梵天的语言──梵语简介及其学习的意义

    语言称为梵语。其实,它的原来名称是,意思为“雅语”, 相对于“俗语”来说,是古代的标准语言。  [所谓梵语]  印度是个多语言的国家,在多种语言当中,一般都将属于阿利安系的语言称为印度.阿利安语,它又可...,它的形态是介于古典梵语与俗语之间。因此,若要正确的解读大乘经典,有关这种佛教混淆梵语的知识,是有学习的必要。  但是从梵语教学法来说,首先应该熟悉古典梵语,然后再充实佛教混淆梵语的知识,这样的学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1841071.html
  • 释大愿《禅门宗风》第二集序言

    禅宗机辩的经典。由于禅宗传法往往“不立文字”,主张“顿悟”或“渐悟”,今所见语录率皆弟子笔录,因而俗语杂陈,异文颇多,使得如今一般读者甚至专家很难准确理解。上说“唯求佛法作”、“若为堪作佛法”,“佛法...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。这批资料我也很早开始阅读,觉得内容丰富,机锋无穷,深受启迪。不过其中有些方言俗语很容易被误解,阅读时应该很细心。例如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一二《睦州龙兴寺陈尊宿》:“师弹指一声云:‘会不...

    释大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5267869.html
  • 于阗国乃盛产美玉、丝绸和大乘佛教之邦

    重要。   在这个绿洲文明早期记忆中,主要受到印度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,当地铸造的钱币,正面印有汉文钱币的文字,在背面用亻去卢文印着印度俗语。这个绿洲的古名也是印度名“瞿萨旦那”(意为地乳),反映了...公元7世纪,和田已经有上百所寺院,有近5000僧侣,其中也有外国人。在公元3一4世纪时,印度西北部的印度俗语(健陀罗语)作为国王发布公告及行政用语。与此同时,古代和田语就已经作为口头用语传播开来。到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0280049.html
  •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

     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 ◎杨钊   九月份在放生之后回程船中,畅怀法师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演讲,题目是:“如何念难念的经”。俗语说,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”,这本经很难念,但又要日日念,...八十分、九十分就很好了。北方有句俗语:“人无十全,瓜无弓圆。”意思是: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几乎是没有的,而市场的瓜要完全像把弓箭一样,又或完全像一个均等的球一样,也是不可能的。然而,在我们的现实社会里,...

    杨钊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31894511.html
  • 佛陀的语言政策

    !现在的比丘,不同姓,不同名,不同门阀,不同家室,都来出家。他们用自己的方言俗语毁坏了佛所说的话。请允许我们用梵文表达佛语。”  世尊呵责他们说:“你们这些傻瓜,怎么竟敢说:‘请允许我们用梵文表达佛语...(一)佛自己的语言:佛生在印度东部,现今尼泊尔境内,一生多半在摩揭陀国弘法,相当于现今的比哈尔邦,佛使用的语言,很可能就是印度东部的方言摩揭陀语。  (二)比丘自己的语言:比丘可用自己的方言俗语来学习...

    自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5048729.html
  • 印度及其人民

    推知,释尊当时所用的,现在虽不能确定,但很可能是用一般大众的混成俗语的机会较多,此种俗语,再经若干变化,即成为巴利语,唯今日南传所用的巴利语,既非佛世的原状,亦与阿育王时代的有所不同,它是经过几次变化而成的,但较梵语写成的经律,可能略早。佛陀偶尔用雅语,来自各地的弟子们,则可用各自的方言,传布佛法。佛灭后王舍城(Ra-jagrha)第一次圣典结集,大抵是用混成的俗语。后来梵文复兴,佛教的学者们,自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5251508.html
  • 利益和快乐——人间佛教经证

    法水来调伏它。所以,身心健全无病,才是最大的利益。 二、知足第一富   俗语说:「人心不足蛇吞象。」人由于有私心,对于世间上的一切总是贪得无厌。有的人贪求过多,为了满足无限的欲望,甚至铤而走险,不惜以...的人。 三、善友第一厚   俗语说:「在家靠父母,出外靠朋友。」《别译杂阿含经》说:「若远至他国,行伴名为亲;于自居家中,慈母最为亲。」,人所以能存在,乃是靠众多的因缘关系而来。朋友,就是重要的因缘之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2746894.html
  • 慧远与因果报应说

    主观意向(心)到产生结果有一个过程,这就是“感应”过程。过程有有长短,报应有先后,感应有强弱,报应有轻重。  俗话说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不是不报,时辰未到,时辰一到,一切都报!”俗语见真,切中要害。“...确定品级。因此,今世所作的业,不一定今世报。不过,无论今世报还是下世报,最终决定报应的性质、轻重,还是善恶的积渐。  《易》曰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”俗语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4467150.html
  • 铁观音的行话----紫竹

    受伤和伤筛。 11。接筛:每一次摇青的间隔时间较短,前一次凉青达到适度后立即开始后一次摇青。 12。大水冇、青空冇:冇,俗语,指条过轻飘、中间疏散不紧实。含水量多的雨青,在气候阴湿情况下,水分散失慢,...多种不规则的水浸湿状的褐红斑。 2。焦粉浊:茶青焦灼,尤其是叶尖叶缘最为焦灼,成为细粉,揉捻时卷入茶条中。冲泡时,茶汤有混浊的焦粉。 四、揉、焙阶段 1。”水索“:俗语,即指导揉捻后的茶坯,初烘称为烘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1975089.html
  • 佛教花木漫谈—逢庙必栽银杏树

    不贵珍。虽少未为贵。亦以知我贫。……何用报珠玉,千里来殷勤。”欧阳修收到梅尧臣寄赠的鸭脚(银杏叶),感而赋诗:“鹅毛赠千里,所重以其人,鸭脚虽百个,得这诚可珍。”就是俗语“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谊重”的...公孙树。银杏雌株树龄在20年以上才结果实,因此在民间留下了“爷爷栽树子孙吃果”的俗语,民以此联系隔代人之间的感情,故名。银杏树种多有根部分蘖的特性,常在主干基部周围萌生出许多小树条形成子株,象一群子孙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43392686.html